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第0289号提案的协办意见

2018-03-28 17:57来源:重庆市农委   作者:未知

渝农复〔2018〕42号


市水利局:

现提出《以河长制为契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第0289号提案)的协办意见,供你们答复委员时参考。

近年来,我委高度重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水环境保护工作,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决策部署,认真履职,积极行动,开展实施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和三峡库区水环境保护。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是加强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2017年,市农委、市环保局印发了《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印发2017年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整治整改方案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加强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启动了新一轮畜禽养殖业“三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划分管理工作,把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的陆域范围纳入了禁养区管理,对禁区内的养殖场实施了全部关闭搬迁,2017年全市完成禁养区内1064家养殖户(场)的关闭搬迁。加强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启动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按照市政府《重庆市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渝府办发〔2017〕175号)要求,2017年,我委落实市级以上专项资金1.2亿元,用于支持养殖场完善治污设施,全年完成81.38万头生猪当量的污染治理。

二是实施了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启动实施6个部级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和6个部级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创建,完成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建设21.93万亩,完成主要作物施肥方案和肥料配方制定343个;集成市级主要作物栽培技术要点8个、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模式7个。2017年全市化肥用量继续延续下降势头,化肥利用率36.5%左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4627万亩以上,覆盖率达到85.1%。大力开展统防统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对病虫重发区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市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27.76%,比上年提高2.22个百分点;统防统治覆盖率31.91%,比上年提高4.75个百分点;农药使用量7619.91吨,比2016年减少316.79吨;农药利用率预计38%。

三是启动了重要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在江津、涪陵、奉节启动了3个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国家级示范区建设,在巴南、铜梁、垫江、巫山启动了4个市级示范区建设,通过对流域内的畜禽养殖、地表径流、水产养殖、农田尾水等综合治理与利用,使流域内氮

、磷以及COD等污染指标显著下降,目前我市在建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国家级示范区5个、市级6个。

四是强化了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在我市万州、黔江、江津、石柱等13个区县,新增扩建了农业面源污染定位监测国控点20个,其中:地表径流监测点9个,地膜监测点10个,生猪养殖污染监测点1个,并于2014年9月与全国其它200多个监测点联网运行,对监测点的降雨量、地表径流、地膜残留、畜禽粪污等农业面源污染进行动态监测。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切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一是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办发〔2017〕56号),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空间布局,节约利用资源,保护产地环境等角度入手,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农业绿色发展。

二是切实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要求,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延伸绩效考核,在三峡库区重点流域和区域,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

三是抓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和面源污染监测。全面启动全国第二次农业污染源普查,掌握全市农业污染现状;持续做好农业面源污染国控点日常监测工作,掌握不同农业产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四是继续开展生态农业示范村创建。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管理和使用指导,继续开展示范创建工作,探索适合重庆实际的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五是不断强化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加强鱼类增殖放流管理,规范增殖放流行为,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大力推进池塘渔业生态化发展,建立水产养殖污染防治联动机制,强化水产养殖重点区域督促检查,严格水产养殖重点区域废水达标排放管理,到2020年,水产养殖重点区域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85%以上。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

2018年3月26日

(联系人:张春媚,联系电话:89133114,邮政编码:401121)

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办公室          2018年3月28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