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黑胫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021-04-26 18:08来源:   作者:

马铃薯产量高、用途广,是青海省的主要农作物。青海马铃薯以薯型大、均匀、品质好,在全国享有一定声誉。青海省马铃薯常年种植7.53万hm2,年产量150万t。但每年因病虫危害造成的损失十分惊人。马铃薯黑胫病是青海省马铃薯生产的主要病害, 田间发病率一般为2 %~5 %,严重的可达50 %。这些病害初期仅在局部地区发生,随着带病种薯的频繁调运,面积逐年扩大,危害越来越重。

马铃薯黑胫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1症状识别

马铃薯黑胫病是马铃薯细菌性软腐病的一种,主要侵染根茎部和薯块,在马铃薯生长期的各阶段均可发病。田间发病情况根据薯块带菌量多少决定。受侵植株的茎呈现一种典型的黑褐色腐烂。播种发病的种薯,腐烂成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发病,一般株高15~20 cm时开始出现症状,感病植株较矮,节间缩短,叶片上卷,生长衰弱,叶色褪绿。由于植株茎基部和地下部受害,影响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和传导,所以早期病株很快萎蔫枯死,不能结薯,且根系完全被破坏,很容易从土中拔出,纵剖茎部可见维管束变褐色。重病株的病薯在收获时呈腐烂状。发病晚和轻的植株,只有部分枝叶发病,病症不明显。块茎发病始于脐部,可以向茎上方扩展至全茎,病茎基部组织变黑腐烂,皮层髓部均发黑,表皮组织破裂,根系极不发达,并发生水渍状腐烂。除去周围的土壤,可看到一直延续到母薯变黑部分,地下部病害进一步发展,薯肉完全变成湿软腐败物质,用手压挤皮肉不分离,湿度大时,薯块黑褐色腐烂散发出酸臭的气味。

2病原物

马铃薯黑胫病病原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病亚种,属欧氏杆菌属中造成软腐的一个低温类型。病菌在冷凉、潮湿下比在温暖、干燥下存活的时间要长。

3发病规律

病原细菌主要通过带菌种薯传播,小部分残留在地里的病薯越冬后没有完全分解也构成侵染来源。染病种薯腐烂成粘团状,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发病后细菌大量释放到土壤里,可在根系和某些杂草的周围生殖和繁殖,并对健康植株的幼根、新生的块茎和其他部分进行再侵染。病菌可直接经幼芽进入茎部,引起植株发病。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病原细菌可经过皮孔侵入薯块。细菌可通过灌溉水、雨水传播,也可通过昆虫(种蝇、线虫、地下害虫等)从薯块及植株为害造成的伤口侵染,还可以通过植株的茎、叶和叶柄在雹害或风害、农业操作造成的机械伤口侵染。侵染可沿着茎或叶柄向上或向下扩展,然后在未受感染的植株上产生典型的黑胫病症状。后期病株上的病菌在土壤和水里可移动传染邻近植株正在生长的子代块茎,或从地上茎通过匍匐茎传到新长出的块茎上。发病植株残茬或块茎的存在,使细菌存活期延长。在整个贮藏期间,病菌通过病健薯接触经伤口或皮孔侵入使健薯染病,并能在发病的块茎里存活。病菌在种薯块茎或收获过程中遗留在田间未完全腐烂的病薯上越冬,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来源。

马铃薯黑胫病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4发病条件

4.1气候条件

温湿度是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温暖潮湿病害蔓延迅速,田间积水,烂薯严重,增加田间灌水次数可增加田间发病率。在潮湿的土壤和温度比较低时(一般不低于18~19 ℃),对欧氏杆菌的传播侵染有利。从腐烂的种薯里释放到土壤里的欧氏杆菌可存活不同的时间,这主要取决于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影响较小,温度2 ℃时细菌可存活80~100 d。在较高的温度时,存活时间较短。在潮湿多雨天气,可很快使整株发病,并导致死亡。土壤干燥时,病菌存活较少,病害不易扩展。干燥条件下产生的块茎,较少受到侵染。细菌在干燥高温土壤条件下比冷凉和潮湿条件下的土壤里的传播距离短。在冷凉潮湿的土壤中,在种薯出苗后,紧接高温,有利于黑胫病的发生,而较高的土壤温度促进种薯腐烂并导致幼芽在出土前死亡。贮藏窖内通风不好或湿度大、温度高,有利于发病。

4.2侵入口

黑胫病不能直接侵入寄主组织,主要是通过块茎的皮孔、生长裂缝和机械伤口侵入。因此,一些地下害虫如线虫、金针虫、蛴螬造成的伤口有利于此病的发生和加重。在切薯块和手工操作时,细菌很容易通过切口或伤口传播。

5青海省发生流行的原因

5.1青海省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大多为感病品种,抗病性较差,薯种有一部分已经染病,且全部进行切块,导致该病大面积暴发流行。

5.2黑胫病为种子带菌传播的病害,选种关、切种关、播种关把关不严、带病下种是病害发生流行的根本原因。近年来,随着本省种植业结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尤其浅山地区马铃薯种植比例高达60 %~80 %,重茬率高,扩大了病害传播的途径。另外,本省农民素质差,切刀不消毒,通过切口传染是病害发生的主要途径。

5.3低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利于本病发生。本省气候冷凉,马铃薯生长阶段,尤其是马铃薯出苗(一般在6月)后雨水多,田间湿度大,为病害的侵染扩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6综合防治措施

6.1加强植物检疫和种子管理,加大农业执法力度,从源头上切断病害传播蔓延的途径。

6.2加强种薯脱毒工作,加大脱毒马铃薯推广力度,从根本上解决种薯带菌的问题。加强脱毒种薯培育,提高种薯质量,增加种薯产量,降低种薯销售价格,降低农户的种植成本,使农民尽可能多地运用脱毒种薯。

6.3健全种薯繁育体系,建立统一的种薯病毒检测技术规程、产地检验规程、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并有效实施,建立无病留种基地,生产合格的原原种和原种供给农民,为来年提供优质种薯奠定基础。

6.4加强病害监测,及时消灭田间发病中心。马铃薯出苗后,每年6、7月份青海省降雨多,为马铃薯黑胫病的发生蔓延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要加强马铃薯黑胫病田间监测工作,密切关注病害的发生情况,及时预测预报,动员群众开展群防群治和统防统治,并及时消灭中心病株,防止传播蔓延。

6.5加强综合防治

6.5.1农业防治

(1) 选用无病种薯,采用整薯播种。选用具有原品种典型性状的无病脱毒种薯,采用无病小整薯(50 g左右)播种。实践证明,小整薯播种比切块播种减轻发病率50 %~80 %,提前出苗率70 %~95 %,增产20 %~30 %。

(2) 严格选地。应选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田地,避免在低洼易涝、冷湿、排水不良的地里播种,避免连茬,以防土壤残留病体的再传播。

(3) 草木灰拌种可促进伤口木栓化,拌后立即播种。

(4) 严格去杂去劣,提纯复壮,增强品种自身的抗病能力。

6.5.2化学防治

(1) 及时防治地下害虫。播前结合耕翻整地,每公顷用50 %辛硫磷或龙丹颗粒22.5 kg和375 kg细湿土拌成毒土撒施于地面,可有效防除地下害虫危害,以减少病害传播途径。

(2) 切刀消毒。种薯切块时,如果切到坏病薯,要将坏病薯捡出,并立即将刀置于沸水中消毒5~10 s,也可用4 %标抗200倍液或用75 %的酒精、5 %的食盐水、0.1 %的高锰酸钾溶液、5 %的石碳酸溶液、5 %来苏儿、5 %福尔马林药液对刀子进行消毒,以防止切口传毒。

(3) 药剂拌种。种薯切好后,用种子重量的0.1 %~0.2 %敌克松拌种,拌种后立即播种,超过24 h即影响发芽。或用25 %病克净新型超微可湿性粉剂25 g对水3~5 kg,拌种薯300 kg播种,防效可达91.2 %。

(4) 药液浸种。种薯切好后,用50 %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浸种5 min,或80 %“402”抗菌剂1 500倍液浸种10 min,72 %农用链霉素1 000倍液浸种10 min,有较好效果。

(5) 药剂喷雾。发病初期用25 %铜医天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8 %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剂1 000倍液、0.1 %硫酸铜溶液对植株茎叶进行喷雾防治,每隔7~10 d喷1次,连喷2~3次。

(6) 药液根灌。发病初期每公顷用72 %农用链霉素150 g 对水750 kg进行灌根防治,具有明显的防效。

6.5.3物理防治

(1) 播前晒种。播种前将种薯先放在阳光下进行催芽晒种,不断剔除烂薯,减少田间发病率。

(2) 拔除病株。组织突击队在开花后期把种植田块分类排查,及时拔除病株,携出田外集中处理,以减少田间侵染源。

(3) 及时排涝。在连续降雨后要及时排涝,防止田间湿度过大为病害发生创造有利条件。

(4) 轻收轻运。成熟后尽量小心地收获块茎,收获、运输过程中,应防止薯皮擦伤。

(5) 种薯入窖前要严格挑选。先在温度为10~13 ℃的通风条件下放置10 d左右,入窖后要加强管理,贮藏期间也要加强通风换气,窖温控制在1~4 ℃,防止窖温过高、湿度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