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大螟该如何应对?有哪些方法措施?

2021-05-19 15:49来源:   作者:

水稻大螟又叫稻蛀茎夜蛾、紫螟,严重危害水稻生长,降低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那么,农户们该如何应对水稻大螟呢?小编将就此为大家做详细的总结,希望能够对农户们有所帮助。

水稻大螟该如何应对?有哪些方法措施?

危害特点:

幼虫蛀入稻茎为害,可造成枯鞘、枯心苗、枯孕穗、白穗及虫伤株。大螟危害的孔较大,有大量虫粪排出茎外。受害稻茎的叶片、叶鞘部都变为黄色。大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蛀孔大、虫粪多,多夹在叶鞘和茎秆之间,且大部分不在稻茎内;大螟造成的枯心苗田边较多,田中间较少,别于二化螟、三化螟危害造成的枯心苗。但在田边杂草繁茂的田块,全田均有大螟分布,而非仅限于近田埂区域。

发生规律:

1、水稻大螟在云贵高原每年发生2~3代,江苏、浙江每年发生3~4代,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每年发生4代,福建、广西及云南开远每年发生4~5代,广东南部、台湾每年发生6~8代。

2、水稻大螟在北方地区有部分幼虫在稻桩及其他寄主残株和杂草中越冬,大部分幼虫冬季继续为害小麦、甘蔗等。

3、在江浙一带水稻大螟第1代幼虫于5月中下旬盛发,主要为害茭白,7月中下旬2代幼虫期和8月下旬3代幼虫主要为害水稻。

4、水稻大螟的成虫飞翔力弱,常栖息在株间。成虫多在夜间活动,趋光性不强,有趋向田边产卵的习性,每只雌蛾约产卵4~5块,每块有卵30~60粒,第1代卵多产于田边杂草上或茎秆较细的玉米上,第2代卵多产于早稻田,第3代卵多产于晚稻田,尤其是在晚稻田的稗草上,一般占总卵量的80%左右。卵历期1代为12天,2~3代为5~6天。

5、水稻大螟的幼虫孵化后集中在叶鞘内侧食害,把叶鞘内层吃光后钻进心部造成枯心,3龄后分散蛀茎,每头幼虫能转移4~5株水稻,幼虫老熟后在叶鞘间或茎内化蛹。蛹期为10~15天。

大螟发生程度与耕作制度有密切关系,凡杂交水稻面积大及大面积种高粱、玉米、粟等稻区,发生比较严重,山区旱作多,淀湖区菱白、杂草多,大螟发生都重。茭白与水稻插花种植地区,该虫在两寄主间转移为害受害重。浙北、苏南单季稻茭白区,越冬代羽化后尚未栽植水稻,则集中为害茭白,尤其是田边受害重。

水稻大螟该如何应对?有哪些方法措施?

防治方法:

1、冬季处理根茬,清除田间残株及杂草,春季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

2、采用药剂防治,在大螟产卵期前,见正在孕穗至抽穗,稻苗秆粗、叶片、浓绿的田块,均为重点防治对象田。

在防治对象田,对靠近田边2.7~3.3米的稻株喷洒农药。防治初孵幼虫,隔5~7天喷一次,一般防治2~3次,特别要注意防治接近虫源的田块。或者在生产上当枯鞘率达5%或始见枯心苗为害状时,大部分幼虫处在1~2龄阶段,及时喷药防治。隔5~7天喷1次,一般防治2~3次即可。

药剂可选用:4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5%特杀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杀虫双可溶粉剂1 000倍液,或20%三唑吡乳油7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