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缘天牛在枣树上为害严重,食害枣花和枣吊,且虫口密度较大,有时一棵树上多达百余头成虫,树下随处可见咬断的枣吊,大大降低枣园产量。小编为大家详细总结了枣树红缘天牛的为害特点、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防治,供大家参考。
1、发生与为害特点
红缘天牛,也叫红缘亚天牛、红条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在灵武枣区主要分布在园艺场、临河镇、马鞍山、马场湖等地的枣园,其寄主较多,主要为害枣树、酸枣、沙枣、刺槐、榆树、臭椿、白蜡、梨、苹果、沙棘、葡萄、枸杞等。据调查,在灵武枣区的红缘天牛主要以幼虫蛀食直径1~5cm粗的1~3年生衰弱、修剪下的枝条或幼树枝干皮层及木质部,以成虫为害枣树花蕾、花朵、叶片等。初孵幼虫先蛀食枣树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后渐蛀入木质部,多在髓部为害,严重的常把木质部蛀空,残留树皮,横向切断树木营养的输送通道,从而导致树木死亡干枯、风折。幼虫在枝条内为害,排粪孔很小,排出物呈细粉末状,因此外表不易看到被害处。幼虫为害初期,虫道呈纵向延伸,在木质部出现柱形虫道,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进而形成倾斜的环状虫道,虫道发生交错。枝条经多次为害后几乎全部被蛀空,从而严重破坏了枣树枝条养分、水分的输导组织,致使受害枝甚至整株树体生长衰弱,而且树体越衰弱受害越严重,常出现枝干甚至整株死亡的现象。成虫期则以成虫取食枣树叶片、枣花、枣吊等,由于受害叶片的光合作用和营养积累减少,常造成落花、落果,受害枣花枯萎脱落、受害枣吊直接脱落。
2、形态特征
2.1 卵
长2~3mm,椭圆形,呈乳白色。
2.2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0~22mm,呈乳白色,头小,大部缩在前胸内,外露部分为褐色至黑褐色,前胸背板前方骨化部分为深褐色,分为4块,上有“十”形淡黄带,后方非骨化部分呈“山”字形,胴部有13节。
2.3 成虫
体长10~20mm、宽3~6mm,体黑色狭长,被细长灰白色毛;鞘翅基部各具1个朱红色椭圆形斑,外缘有1条朱红色窄条,常在肩部与基部椭圆形斑相连接,鞘翅狭长且扁,两侧缘平行,末端钝圆,翅面被黑短毛,红斑上具灰白色长毛;头短,刻点密且粗糙,被浓密深色毛;触角呈细长丝状,共11节,超过体长;前胸宽略大于长,侧刺突短而钝,背面刻点稠密,成网状,小盾片呈等边三角形;足细长。
2.4 蛹
长15~20mm,由乳白渐变黄褐色,羽化前为黑褐色。
3、发生规律
红缘天牛在灵武枣区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受害枝木质部深处蛀害隧道端部或接近髓心处越冬;次年春季3~4月,越冬幼虫开始活动进行为害,春季因为没有通气排孔,所以从外观不易见到;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为化蛹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羽化成虫咬直径为3mm左右的圆形羽化孔爬出,羽化后随即交尾产卵。成虫飞翔能力较强,白天活动,取食枣花、枣叶、枣吊补充营养,雌虫在产卵前有取食土壤的习性,产卵后会分泌出一层土色胶状物覆盖在卵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壳保护卵的正常发育和孵化。
卵多散产在树干的上、中部直径3mm以下、1.5mm以上的生长势衰弱的枝干或修剪下来的半干树木枝条上,并集中产于枝干的皮孔周围和枝干基部等处。卵多被散产于皮外,裸露,约经半个月即孵化。幼虫孵化后不钻出卵壳,而是直接从贴近树皮处钻入韧皮部,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进行为害,随着虫龄增大,渐向木质部蛀食,多在髓部进行为害,虫道呈“S”形。当虫口密度大时,虫道间互相咬通,使枝干内虫道交错,严重时常把木质部蛀空而只残留树皮,极易引起树木枯死或风折。至深秋10月后,幼虫在被害枝干隧道端部越冬。
4、综合防治
4.1 增强树势
及时采取修剪、除草、耕翻松土、科学施肥、合理浇水等农业措施,加强枣园综合管理,增强树势和树体自身的抗虫性,防止树势衰弱而导致红缘天牛成虫产卵寄生。
4.2 消除虫源
结合冬季修剪及时剪除衰弱枝和枯死枝,在5月初红缘天牛成虫羽化前将枣园周围上年修剪下来的各种树木枝条集中烧毁,以减少虫源。
4.3 人工防控
成虫发生期进行人工捕捉杀灭成虫;幼虫期寻找排粪孔,采用铁丝、小型号的螺丝刀等刺入幼虫为害的隧道内刺杀幼虫,或采用在虫孔中插毒签的办法进行防治;利用成虫产卵于枝条后卵粒裸露的习性,用刷子刷布卵枝条,效果良好;也可以于红缘天牛产卵期间在枣园周围放一些春季修剪下来的枣树、酸枣、刺槐、白蜡等植物枝条,引诱红缘天牛产卵后再集中销毁,可达到防控目的。
4.4 喷药化学防控
根据成虫有补充营养习性,在5月下旬和6月上旬成虫羽化产卵盛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喷施5%来福灵3000~4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1000~1500倍液,防控效果良好。
4.5 天敌控制
由于红缘天牛是小型天牛,可于幼虫期在林间通过人工饲养和释放管氏肿腿蜂成蜂或廖氏皂莫跳小蜂来控制红缘天牛。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