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2021年全省夏季奶牛热应激调控技术指导意见》的函
鲁牧牧函字〔2021〕9号
各市畜牧兽医中心(畜牧站):
为有效做好2021年全省夏季奶牛热应激防控工作,确保牧场经营稳产高产,结合我站承担的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优秀种子母牛和种公牛的培育”的实施进展,经生产调研,并组织省内奶业专家和企业技术负责人,研究制定了《2021年全省夏季奶牛热应激调控技术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各地要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因时因地制宜提出奶牛热应激调控技术措施,并加强技术指导,为全省奶牛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附件:2021年全省夏季奶牛热应激调控技术指导意见
山东省畜牧总站
2021年6月24日
附件
2021年全省夏季奶牛热应激调控技术指导意见
缓解夏季热应激是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增加奶牛养殖效益的重要环节,做好奶牛热应激防控工作是夏季牧场实现稳产高产的关键举措。
一、减少太阳直接光照。牛舍屋顶和阳面可选浅色、光亮波纹状的金属薄板材料,也可在顶棚上方粉刷隔热漆、喷涂聚氨酯隔热涂层、架设遮阴网、覆盖草帘、屋顶喷淋等其它有效隔热措施。凉棚搭建棚舍外檐高度≥4.0 m。
二、通过“喷淋(雾)+风扇”方式进行降温。喷淋牛体时注意不宜喷淋臀部或过度喷淋,避免乳房淋湿加大后期乳房炎的发病率。有赶牛器的牧场,赶牛器应停靠在最后一排风扇的下方,不宜过前或者过后,在待挤厅当一栏牛剩下不足10头牛时方可向前移动,不要过分推挤牛群引发应激。(风扇喷淋开启温度和执行频次见附表)
三、控制群体饲养密度。热应激状态下,建议牛舍的饲养密度小于80%,牛舍内每头成母牛占地面积5m2左右为宜,运动场地每头成母牛占地15-20m2为宜。
四、增加发料次数。原来两次增加到三次,三次增加到四次,提高日粮新鲜度,提高干物质采食量。推料次数增加到12次以上,白天不间断刮料,增加夜间刮料。避免引起剩料过多或长时间空槽的情况(如原来早:中:晚=50:30:20更改为早:中:晚=30:20:50)。
五、调整发料及挤奶时间。根据当地气候变化特点,避开气温高峰时段挤奶。在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发料,在原发料时间基础上提前0.5-1小时。
六、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每天更换水槽储水和清除剩余饲草料,及时清理粪便,定期消毒,避免疾病发生加重热应激。
七、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在满足每头牛至少有20厘米以上水槽空间的前提下,还要关注水槽的容量是否充足,水槽宽至少30cm,深至少10cm。最合适的水温范围15.5-26.5℃,夏季热应激期间水温最低到10℃也可以接受;水槽一天至少清理一次,保证清洁和新鲜的饮水。除了正常牛舍的水槽要保持清洁充足的饮水外,在赶牛通道和待挤厅也应该安装饮水槽。
八、提高精粗比。热应激情况下可适当提高精料比例,但不宜超过55%。提供优质的、适口性好的青绿多汁饲料,如苜蓿、燕麦草等。在热应激期间日粮CF含量在17%左右,NDF含量在25-28%,ADF含量在18-19%。
九、提高日粮中的能量水平。可在日粮中添加200-400g脂肪酸钙,也可添加全棉籽、油菜籽用于提高能量水平。日粮中脂肪总量可占干物质采食量的5-7%。
十、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可向日粮中添加豆粕、棉籽粕、啤酒糟等,日粮干物质中蛋白质水平在17-18%。增加蛋白质中过瘤胃蛋白的比例,过瘤胃蛋白占粗蛋白比例为35-38%。
十一、提高日粮的矿物质水平。日粮干物质中的钾含量为1.0-1.5%,钠含量为0.4-0.5%,镁含量为0.3-0.5%,精补料中碳酸氢钠含量为1-1.5%。同时补充铬(适宜添加量:8mg/头•天)也有利于提高奶牛抗应激能力。
十二、提高日粮中维生素水平。VA、VE含量,可为常量的3-5倍,VC含量可提高至奶牛日粮的0.04-0.06%。
十三、使用抗应激产品。如酵母、复合酶制剂等。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