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躬耕农田闻稻香

2021-06-30 17:40来源:农村部   作者:未知

  夏至刚过,走进丰城市铁路镇卫东村的田垄上,只见眼前一片碧绿的稻田里,一株株早稻,结着穗,弯着腰,在夏风的吹拂下,泛起绿色的波涛,此起彼伏。

  站在田埂边的刘峰,望着丰收在望的3000多亩水稻田,脸上洋溢着无比兴奋。

  这一片稻田,就是他的合作社承包的耕地。

  刘峰是丰城市铁路镇杨坊村人,1977年出生,中学毕业后,他先后在广东、浙江、福建等地,开过车、办过鞋厂、搞过服装批发、开过网地和餐饮店,业务越做越大,赚了不少钱。刘峰从小在农村长大,当他每次回家,看到村里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大部分农田粗放经营,有的还抛荒,感到十分可惜。他一直记得,在丰城民间,有一句广为流传俗语是:“铁路头的米,白马寨的女”,其意思是两个乡镇都是生态环境好,自然资源好,产大米和出美女。

  家乡的大米,在丰城享有一定名誉,而乡亲们却抛荒不种,这不是愧对大自然付于我们的厚爱吗?更何况家乡的土地还含富硒。土生土长的刘峰,不得不为家乡的稻米“养在深闺人未识”,没有自己的品牌焦虑起来。于是,在2018年,他决定回乡创业,成立丰城市博航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本村76名村民为社员,种植水稻,希望把铁路头的米,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更大范围地推广出去,带动当地群众致富。2019年,刘峰通过土流网,流转杨坊村1705亩耕地,种植水稻,流转时间为10年,流转旨每两年递增10%。在土地流转后,他把原来小块的土地,进行了平整,便于机械操作。栽种水稻后,他采取统一采购农资、统一调度农机、统一统防统治、统一收割、统一加工包装、统一销售“六统一”的管理办法,加强水稻生产。由于水稻生产严格推行减量化使用农药和化肥,按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大米经过有关部门的论证,达到了绿色食品,米质好、口感好、营养价值高,一直受到消费者好评,在南昌市和丰城市设立了销售点后,产品供不应求,总是销售一空。

  尝到甜头后,刘峰在今年又通过土流网,把铁路镇向阳和卫东两个村的5800多亩耕地流转过来,使面积达到7505亩。为了真正树立“铁路头的米”的品牌,刘峰重点加强生产环节的管理,组建了管理团队、农机团队、技术团队和销售团队,制定了规章制度,各团队分工明确,紧密合作。特别是在把好田间“第一道关口”上,着力把7000多亩水稻田分为4个片区,每个片区落实责任田,制定每亩田的质量管理办法,扎实把好基础工程的质量关,真正打造绿色大米品牌。

  村民刘广平是合作社的社员,他负责卫东村2000多亩水稻田的管理,望着饱满的稻穗,十分高兴地说:“今年种植早稻,尽管我们这里是山区气候,在合作社的精心管理下,每亩产量最少可达800斤以上。如果加上下半年水稻生产,初步预计,今年可产稻谷5000吨。”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