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瓢虫,俗称花大姐,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内蒙古、东北等大量栽培马铃薯地区,以山区和半山区发生较重。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马铃薯瓢虫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给农户们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马铃薯瓢虫为害症状、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
一、为害症状
马铃薯瓢虫主要为害茄科植物,是马铃薯和茄子的重要害虫。成虫和幼虫都危害,主要取食叶片、果实和嫩茎,被害叶片上形成许多平行的牙痕仅留叶脉及上表皮,严重时受害叶片干枯、灰黑,甚至引起植株全株死亡。被害果上则被啃食成许多凹纹,逐渐变硬,并有苦味,失去商品价值。
二、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8mm,半球形,赤褐色,密披黄褐色细毛。前胸背板前缘凹陷而前缘角突出,中央有一较大的剑状斑纹,两侧各有2个黑色小斑(有时合成一个)。两鞘翅上各有14个黑斑,鞘翅基部3个黑斑后方的4个黑斑不在一条直线上,两鞘翅合缝处有1~2对黑斑相连。
卵:体长1.4mm,弹头形,初产时鲜黄色,后变黄褐色,有纵纹,常20-30粒直立排在叶的背面。
幼虫:体长约9.5mm,身体似苍耳种子,淡黄褐色,长椭圆状,背面隆起,各节具黑色枝刺。
蛹:体长约7.8mm,呈扁平椭圆形,淡黄色,背面有稀疏细毛及黑色斑纹。尾端包着末龄幼虫的蜕皮。
三、发生特点
马铃薯瓢虫在东北、华北、山东等地每年发生2代,在黑龙江省亦有发生1代的。它以成虫在发生地附近的背风向阳的各种缝隙或隐蔽处群集越冬,树缝、树洞、石洞、墙缝、篱笆下都是良好的越冬场所。在黑龙江省越冬成虫于5月中、下旬恢复活动,6月初危害刚出土的幼苗及定植的茄子、辣椒、番茄的幼苗,若栽植的马铃薯缺乏,可在瓜类植株上长期危害。当有马铃薯栽培时,马铃薯瓢虫逐渐迁移到马铃薯地繁殖危害。6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产卵期,蛹期5~7天。新羽化的成虫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出现,其中一部分于7月中旬至8月中旬产卵,第2代幼虫在7月下旬至9月上旬羽化,另一部分第1代成虫不经交配产卵就与第2代成虫一起在9月中旬开始由田间向四处迁飞,既进入越冬状态。成虫白天活动,有假死性,受惊堕地。幼虫绝大多数在叶背取食,在药剂防治时要特别注意向叶背施药。
马铃薯瓢虫食性虽然很杂,但其成虫必须取食马铃薯叶片后才能正常产卵,因此其发生情况与马铃薯栽培具有密切的关系。在田间受害轻重也有差别,一般株行距较小、枝叶繁茂、较荫弊的田块受害较重。山地或靠山、或周围荒地较多的地区,常有发生,且较重。
四、防治技术措施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针,在加强植物检疫和疫情监测的同时,把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掌握最佳防治时期,把马铃薯瓢虫封锁在疫区范围内,将其为害控制在最低水平。
1、严格执行调运检疫程序
按照调运检疫程序严格把关,防止疫区的马铃薯块茎、活体植株调出。对来自疫区的其他茄科寄主植物及包装材料按规程进行检疫和除害处理,防止马铃薯瓢虫的传出和扩散蔓延。
2、划定疫区和非疫区
通过大田普查,在地区划定疫情发生区域和非发生区域,在疫情发生区域的边缘种植非马铃薯、茄子、番茄等茄科植物以控制马铃薯瓢虫的传播和蔓延。
3、农业防治
(1)秋翻冬灌。在寄主植物收获后进行秋翻冬灌,破坏马铃薯瓢虫的越冬场所,可显著降低成虫越冬虫口基数。
(2)轮作倒茬。实行与非茄科蔬菜或大豆、玉米、小麦等作物轮作倒茬,恶化其生活环境,中断其食物链,达到逐步降低害虫种群数量的目的。
(3)人工捕杀。在马铃薯瓢虫产卵盛期(在黑龙江省大约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摘除卵块。并兼捕成虫和幼虫,利用成虫假死习性,用盆承接并叩打植株使之坠落,收集灭之。
4、化学防治
关键是统防、统治和掌握最佳防治适期,以期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1)用苏云金杆菌“7216”防治马铃薯瓢虫。用“7216”菌剂原粉含孢子100亿/g,每667m2用10kg,于马铃薯瓢虫大发生之前喷撒到茄果类、瓜类、豆类有露水植株上,防效37.5%~100%或喷洒2.5%鱼藤酮乳油1000倍液。
(2)田间发现马铃薯瓢虫危害,可采用下列药剂喷药防治:21%灭杀毙乳油4000~60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3000倍液,40%甲基异柳磷乳油1500倍液,50%杀螟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每公顷用0.6~0.8L,对水喷雾防治。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