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斑点落叶病是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苹果叶片,其次也为害嫩梢和果实。严重时常造成苹果早期落叶和树势衰弱,影响产量和花芽形成,是目前我国各苹果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小编为大家总结了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1、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嫩叶较重,也可危害果实和枝条。叶片受害初期,出现极小的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为直径3~6 mm的病斑,病斑红褐色,边缘为紫褐色,病斑的中心往往有1个深色小点或呈同心轮纹状。发病中后期,病斑变成灰色。有时多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不规则的大病斑,有的病斑脱落形成穿孔,叶片枯焦,脱落。天气朝湿时,病斑两面均出现墨绿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枝条发病多发生于1年生小枝或徒长枝,形成直径2~6 mm的褐至灰褐色凹陷病斑,边缘裂开。幼果染病,果面出现黑色斑点或形成疮痂。遇高温时,易受二次寄生菌侵染致果实腐烂。
2、发病的原因
2、1 病原菌的侵入 斑点落叶病以菌丝体潜伏在落叶 中越冬。春季降雨后,病菌孢子开始在落叶中传播,一般在苹果树花后,对新梢进行初次侵染,受害部形成不规则的褐色小斑点,产生墨绿色或黑色霉状物,雨后菌丝体扩散,造成再次侵染发病。
2、2 气候条件 斑点落叶病在温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病菌孢子粘着在嫩叶片上,形成病斑后产生大量菌丝体。降雨多的年份,病菌孢子可造成多次侵染,果树感病指数高,危害范围大。
2、3 有些品种易感病,栽培品种间的感病有差异 感病指数较高的是元帅系,富士系较轻。
2、4 管理粗放,树势较弱 果园地势洼、地下水位高、有机质含量低和大量使用化学肥料的偏重发生;因农药选用不当、农药杀菌有效成分含量低、防治不及时,也往往是斑点落叶病发生较重的主要原因。
2、5 果袋质量问题增多 随着果实套袋技术的普遍采用,部分果农选择低档纸袋,果实套袋后透气性差,袋内高温高湿,降雨后纸袋破损严重,落叶病病菌危害果面而造成小黑点,出现套袋不增收的问题。
3、发病规律
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落叶上、一年生枝的叶芽和花芽以及枝条病斑上越冬。翌年,越冬的分生孢子以及春季产生的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气流传播。从伤口或直接侵入进行初侵染。据研究,病菌从侵入到发病大约需要24~72 h。在15 ℃~31 ℃内,潜育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生长期田间病叶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蔓延,进行再侵染。分生孢子一年有两个活动高峰:第一高峰从5月上旬至6月中旬,孢子量迅速增加,致春秋梢和叶片大量染病,严重时造成落叶;第二高峰在9月份,这时会再次加重秋梢发病严重度,造成大量落叶。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品种密切相关。高温多雨病害易发生,春季干旱年份,病害始发期推迟;夏季降雨多,发病重。此外,树势衰弱、通风透光不良、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枝细叶嫩等均易发病。新红星、红元帅、印度、青香蕉、北斗等易感病;嘎啦、国光、红富士等品种中度感病,金冠、红玉等发病较轻;乔纳金比较抗病。
4、防治方法
防治策略是以药剂防治为主,辅以农业防治等其他防治措施。
4、1 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果园卫生 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合理修剪,特别是于7月份及时剪除徒长枝及病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合理灌溉,低洼地、水位高的果园要注意排水,降低果园湿度,秋末冬初剪除病枝,清除残枝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
4、2 选用抗病品种 根据生产需要,尽可能种植抗病品种,如金冠、红玉和乔纳金等;减少易感品种的种植面积,控制病害大发生。
4、3 药剂防治 在果树发芽前结合防治腐烂病、轮纹病,全树喷布波美5度的石硫合剂对越冬病菌有铲除作用。于新梢迅速生长季节可喷施50 %异菌脲、10 %宝丽安、10 %世高、80 %山德生、70 %安泰生、80 %超邦生、1.5 %多抗霉素、80 %大生M-45、50 %扑海因、80 %喷克、68.75 %易保、80 %普诺、78 %科博等杀菌剂。重点保护春梢,压低后期菌源。一般在春梢叶片病叶率达10 %~20 %时,重点喷洒高效农药2次,7~8月秋梢生长初期再喷药1次。用药时,可混合甲基硫菌灵等药剂,将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与轮纹病、炭疽病的防治结合起来。
4、4 生物防治 目前已有人将芽孢杆菌用于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也有人把沤肥浸渍液用于该病的先期预防,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