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梨花“绘”彩卷<br/>——青海乐都区碾伯镇以“梨”为媒助推乡村振兴

2021-04-23 17:17来源:中国农网   作者:孙海玲

高原春风徐徐来,寨子梨花处处开。眼下,梨树进入盛花期,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碾伯镇上、下寨村上万棵梨花竞相开放,一年一度的梨文化艺术节于本月16日拉开序幕。

“近年来,我们依托千亩梨园、三百古树,每年举办梨文化艺术节,以梨为媒,逐步走上特色乡村发展之路。”乐都区碾伯镇副镇长孙平介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届艺术节大胆创新,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群众融入”的新模式,通过发展特色乡村游,最终让上、下寨两个村500户村民拓宽增收渠道,助推乡村振兴。

事实上,这里的梨文化艺术节已经举办了四届,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进行了模式升级和活动创新,内容更加倾向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以更全面、更品质化的内容,为大家呈现一场春日的梨花盛宴。

文旅融合

走进村里,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盛放的梨花纯白似雪,勾勒出一幅别具意境的春日美景。踏着梨园小径,前来赏花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上、下寨村的百年梨园占地1000多亩,上万株梨树,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梨树就有300多株,是乐都乃至海东市树龄最长、规模最大的古梨树群。因村上的梨树剪枝技术传承百年,因此古树至今保护完好。”据孙平介绍,自2016年起,乐都区以寨子万树梨花、千亩梨园、三百古树为依托,连续4年在梨花盛开的时节举办“寨子梨文化艺术节”。

乐都区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属河湟谷地,黄河、湟水河、大通河在那里交汇,孕育出辉煌灿烂的河湟文化。此次梨花节以梨为媒、文化为内涵,以系列活动为载体,突出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文化与农业相结合,旨在“以梨为媒,以花为介”,加快文旅融合,做强旅游产业。

这次梨文化艺术节从4月16日启动至5月10日结束,共设一个主会场和五个分会场,通过开展“献礼建党百年颂扬党史诗篇”诗歌朗诵、“赏梨花,感幸福”婚纱摄影展、“乡村振兴,青年在行动”、碾伯镇“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回顾、碾伯镇青年志愿者“梨花环保行”主题活动、“游园才艺展示”等6项主题活动,展现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

“活动既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又融合乡村振兴内涵,节庆蕴含宣传党的历史文化,增强党员群众党性意识,让人在体验景色美的同时感受文化之美、党史之美。”孙平说,在古梨园内创新性的开展“献礼建党百年 颂扬党史诗篇”——“梨花又开放”诗歌朗诵会,这是整个艺术节的核心,在梨花树下进行党史主题朗诵,开展别样的党史学习教育。

“这是一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盛宴。”徜徉在梨花树下的摄影爱好者王旭告诉记者:“梨花节我年年都来,但今年举办的梨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比往年丰富,游客在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听党史诗歌朗诵、赏钢琴演奏。”

筑巢引凤

“去年受疫情影响没有举办,其余每年平均吸引游客十多万人,实现旅游收入600万元。梨花艺术节已经成为咱们村上,乃至整个乐都区文化旅游的一张新名片。”下寨村党支部书记刘德有说,依托梨花节这张名片,村上开始发展特色乡村旅游,村民发展起了农家乐,村里引来了企业家。

2020年,海东市永忠梨苑餐饮文化有限公司落户下寨村,作为此次梨文化艺术节的运营企业,公司出资130多万元用于舞台搭建、邀请演艺团队、平整场地等,并流转土地为入驻的四十余家企业和摊贩提供经营场地。

“以前,每到梨花节,小摊小贩无序摆放,不仅影响村容,也不易管理。今年我们鼓励企业参与,按月租赁土地,然后统一进行布展,为更多的参展企业和小摊贩免费提供展位。”孙平介绍,文化艺术节只有健康持续的发展,村民也才能持续增收。为提升梨文化艺术节的品质和档次,该公司临时流转周边的土地20多亩,以每亩4000元的价格提前一次性支付,仅这一项村上20户人家就收入10多万元。

“这次梨花节我们家租出去了5亩地,一共收入2万余元,而且只需‘出租’一个月,等梨花节过后,我打算种一茬架豆,啥都不耽误。”下寨村村民高英德告诉记者,之前他种下的榆苗已经成了“枯苗”,正在他犯愁之际,听说村上要把村民部分的土地租出去,这样一来,不仅没有耽误农时,还能有一笔额外的收入,村民们都非常高兴。

“此次艺术节特为参展企业提供位置优越的展位和在主会场展示的机会,现场有婚纱摄影、教育培训、餐饮机构等40多家企业,通过筑巢引凤,让更多企业助力乡村振兴。”公司董事长马永忠告诉记者:“我们想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参与,百姓融入的模式,将梨文化艺术节宣传出去,进一步扩大乐都梨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以期广大宾朋和优秀企业来此游赏、考察、投资,共襄梨文化盛宴,共谋新时期新阶段高质量发展之策。”

乡村振兴

青砖黛瓦白墙,一朵朵怒放的梨花把下寨村打扮得格外清新、雅致。

村里的永诚德庄农家院里,村民吴英正在厨房忙活着。“梨花节前后是我们最忙的时候,游客最多时,我们忙得歇不了脚。”

吴英告诉记者,几年前她在西宁市上班,这几年,村上依托梨花艺术节,名气越来越大,来村上赏花的游客也越来越多。2019年,她辞去工作返乡创业,在自家的小院里,开起了农家乐。

一朵梨花花,致富一方百姓,激活了一池春水。如今,村里开办农家乐、从事餐饮行业的有20余家。

上、下寨村均为省级乡村振兴的示范点。作为示范点如何起到示范?怎样带头引领?孙平认为,乡村振兴既要产业兴旺,又要生态宜居,在让老百姓富裕起来的同时,创新性打造梨文化艺术节是各级党组织引领乡亲们实现乡村振兴先行先试的一种有益探索和有效示范。

“梨文化历史悠久,围绕梨文化不仅可以做好文旅融合的新篇章,更可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马永忠计划着,下一步将在果品开发上下功夫,打造梨树产业链,品牌打响后最终受益的是寨子里的乡亲们,真正让一朵梨花造福一方百姓,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产业带动、筑巢引凤,目的是为了群众,而最终受益的也是群众。下一步碾伯镇将考虑与近在咫尺的卯寨、柳湾彩陶甚至民和喇家遗址等文旅景点串珠成线,在文旅融合、乡村旅游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合作实现共赢多赢。

如今,下寨村主打绿色生态的乡村旅游品牌正在加速崛起,正如绽放的梨花,小村庄已然行进在春天里,未来值得期待。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见习记者 孙海玲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