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其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马铃薯病虫害问题也日益严重。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了马铃薯病虫害的症状、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等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农户们更好的种植马铃薯。
一、有机马铃薯病害及防治
(一)晚疫病
晚疫病是马铃薯发生普遍且为害严重的一种真菌性病害,一般年份株发病率超过50%,严重时达100%。叶片、地上茎、地下块茎均能受害,一般在开花前后出现症状。
1.为害症状
病害发生初期,最先在叶尖和叶缘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绿色水渍状病斑,后扩大变为褐色,并迅速扩至整个叶片,最后通过叶柄传播到茎,使马铃薯整个植株成焦黑状。薯块受害,下层薯肉先变为褐色,慢慢向四周扩大,最后烂掉,发出恶臭味。
2.病原及发病规律
晚疫病病原为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 Mont.de Bary,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喜日暖夜凉高湿环境,多雨年份或温暖多雾时发生重。菌丝生长适温20~23℃,孢子囊形成适温19~22℃,10~13℃形成游动孢子,温度高于24℃,孢子囊多直接萌发,孢子囊形成要求相对湿度高。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播种带菌薯块,导致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有的出土后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或灌溉水渗入土中侵染薯块,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选用抗病品种;(2)播种前精选表面光滑、无病斑、无损伤的健康薯块,剔除带毒、带病虫的薯块,尽量选用脱毒小薯块,减少初侵染源。做到秋收入窖、冬藏查窖、出窖、切块、春化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进行无病留种;(3)加强检疫检验,严禁从疫区或病区调入种薯;(4)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早播,选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田块栽植,降低田间湿度,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力;(5)轮作换茬可与水稻、小麦、玉米、大豆、蚕豆等禾本科、豆科作物实行2 ~ 3年以上的轮作,或与高秆作物间作,能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药剂防治:发病前用12%松脂酸铜乳油800倍液进行喷雾,间隔10-15天,连续2-3次。
(二)早疫病
1.为害症状
早疫病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也可侵染块茎,发生较晚疫病早,病株率一般在30% ~ 60%。植株下部老叶先发病,逐渐向上蔓延,最初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卵圆形,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不规则形状,叶片最后脱落枯死。茎、叶柄受害常发生在分枝处,病斑同叶部的基本相似。块茎受害时,表生暗褐色病斑,稍凹陷,界限明显,皮下组织浅褐色。
2.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病原菌为茄链格属Aherrnariasolani Eii.et Mart.Jones et Grout.Martin,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一般气温在25 ~ 28℃、相对湿度80%以上,或连续阴雨天,病情发展最快。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28℃,当叶上有结露或水滴,温度适宜,分生孢子经35~45分钟即萌发,从叶面气孔或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2-3天。瘠薄地块及肥力不足田发病重。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翌年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病菌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该病易发生和流行。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选用早熟耐病品种,适当提早收获;(2)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3)轮作倒茬,马铃薯应实行与非茄科作物三年轮作制;(4)加强田间管理,要实行高垄栽培,合理施肥,定植缓苗后要及时封垄,促进新根发生。温室内要控制好温度和湿度,加强通风透光管理。结果期要定期摘除下部病叶,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传病的机会。
药剂防治:(1)发病前用12%松脂酸铜乳油800倍液进行喷雾,间隔10-15天,连续2-3次;(2)发病前期用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进行喷雾,5天使用一次,连续使用2-3次。
(三)粉痂病
1.为害症状
主要为害块茎及根部,有时茎也可染病。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mm不等的"疱斑",其表皮尚未破裂,为粉痂的"封闭疱"阶段。后随病情的发展,“疱斑”表皮破裂、反卷,皮下组织现桔红色,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孢子囊 <https://baike.so.com/doc/6199873-6413136.html>球),"疱斑"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为粉痂的"开放疱"阶段。根部染病于根的一侧长出豆粒大小单生或聚生的瘤状物。
2.病原菌及发病规律
病原菌为马铃薯粉痂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以休眠孢子囊球在种薯内或随病残物遗落在土壤中越冬,病薯和病土成为翌年本病的初侵染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靠种薯的调运;田间近距离传播则靠病土、病肥、灌溉水等。休眠孢子囊在土中可存活4~5年,当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静止后成为变形体,从根毛、皮孔或伤口侵入寄主;变形体在寄主细胞内发育,分裂为多核的原生质团;到生长后期,原生质团又分化为单核的休眠孢子囊,并集结为海绵状的休眠孢子囊球,充满寄主细胞内。病组织崩解后,休眠孢子囊球又落入土中越冬或越夏。土壤湿度90%左右,土温18~20℃,土壤pH4.7~5.4,适于病菌发育,因而发病也重。一般雨量多、夏季较凉爽的年份易发病。本病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及初侵染病原菌的数量,田间再侵染即使发生也不重要。
3.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病区种薯严加封锁,禁止外调;(2)病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3)选留无病种薯,把好收获、贮藏、播种关,剔除病薯;(4)增施基肥或磷钾肥,多施石灰或草木灰 <https://baike.so.com/doc/133613-141156.html>,改变土壤ph值;(5)加强田间管理,提倡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病菌传播蔓延。
药剂防治:播种时用哈茨木霉菌根部型拌种后再播种,150kg种薯用200g哈茨木霉菌根部型拌种。
(四)二十八星瓢虫
1.为害症状
以成虫、幼虫聚集在叶片背面咬食叶肉危害,可将叶片吃成穿孔,将整个马铃薯叶子吃光,严重时叶片只剩粗大的网状叶脉,使植株干枯。雨日多、雨量适宜、气温在18 ~ 20℃时,二十八星瓢虫发生为害重。
2.发生规律
一般于5月开始活动,6月上中旬为产卵盛期,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一代幼虫为害期,7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底8月初为第一代成虫羽化盛期,8月中旬为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8月下旬开始化蛹,羽化的成虫自9月中旬开始寻求越冬场所,10月上旬开始越冬。成虫以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最为活跃,午前多在叶背取食,下午4时后转向叶面取食。
3.防治方法
(1)0.3%印楝素乳油600倍叶面喷雾;(2)苏云金杆菌叶面喷雾;(3)此虫产卵集中成群,颜色鲜艳,极易发现,可人工摘除卵块。
(五)蚜虫
1.为害症状
蚜虫主要是马铃薯吸食叶片内养分危害,造成叶片卷皱发黄,影响产量,同时也是马铃薯病毒病的传毒介体昆虫,可传播多种马铃薯病毒,给马铃薯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在马铃薯现蕾期后,蚜虫常聚集嫩叶背面吸取叶片汁液,使叶片变形皱缩,抑制顶芽和分枝生长。
2.发生规律
蚜虫繁殖力强,在气温15 ~ 25℃、相对湿度低于70%时,最易流行危害。其生活史属全周期迁移式,即该虫可营孤雌生殖与两性生殖交替的繁殖方式,并具有季节性的寄主转换习性,可在冬寄主与夏寄主上往返迁移危害。但在温室内及温暖的南方地区,该虫终年营孤雌生殖,且无明显的越冬滞育现象,年发生世代多达30代以上。
3.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白天利用蚜虫趋黄色的特性,用绿真1号粘虫板粘杀蚜虫,也可利用蚜虫对银灰色有负趋性的特性,在有蚜虫的地方挂银灰色或覆盖银灰膜驱蚜。
生物防治: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如通过保护利用七星瓢虫、食蚜蝇等捕食性天敌来防治蚜虫;
药剂防治:(1)拜沃95%矿物油乳油200倍液均匀喷施,7—10天用一次;(2)0.3%印楝素乳油600倍液叶面喷雾;(3)0.5%苦参碱可溶液剂400-600倍液叶面喷雾。
(六)地下害虫
为害马铃薯的地下害虫主要有地老虎、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咬食或钻蛀马铃薯的地下嫩根、地下茎和块茎,使地上茎营养水分供应不上而枯死,造成断株、断垄。块茎被钻蛀后,导致品质变劣或引起腐烂,使马铃薯失去商品价值,致使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严重下降。
物理防治:夜间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地老虎、金针虫、叩头虫、蝼蛄等趋光性害虫。此外,蝼蛄对马粪有趋性,将新鲜马粪在薯田中堆成小堆或放置坑中,可诱集捕杀。地老虎对泡桐叶片具有趋性,晚上在地里防治泡桐树叶,清晨去翻泡桐树叶,捡拾地老虎幼虫。采取这些措施可降低田间病虫基数,减少病虫危害。
药剂防治:播种期使用15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500-1000g/亩,播种后使用15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1000-2000g/亩。使用前,将白僵菌与细土或沙混匀,或与草木灰、谷壳、麦麸等混匀,进行沟施、穴施或撒施于作物根部四周。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