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枯萎病是一种重要病害,一般能够导致甘蓝产量损失高达30%以上,严重时甚至会毁种绝收。为了帮助农户们更好的应对甘蓝枯萎病,小编将为大家详细总结其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供农户们参考。
症状:
主要发生于夏播栽培,由苗床期直到本田持续发生。定植后的苗,最初有2~3片下部叶片黄变。主脉为中心,叶片的一侧黄变,主脉向黄变一侧扭曲,叶片畸形。剖检叶柄,黄变侧的导管由黄变至暗褐变。病害严重的植株,在结球前枯死。
病原:
病原物为半知菌亚门真菌尖孢镰刀菌和串珠镰孢。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Schl.在PDA平叛上培养,菌落突起絮状,菌丝白色质密。菌落粉白色,浅粉色至肉色,略带有紫色,由于大量孢子生成而呈粉质。菌落高3~5mm,小型分生孢子着生于单生瓶梗上,常在瓶梗顶端聚成球团,单胞,卵形;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少许弯曲,多数为3隔。厚垣孢子尖生或顶生,球形。在自然条件下可产生小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三种类型,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单胞,卵圆形、肾脏形等,长假头状着生。大型分生孢子无色,多胞,镰刀形,略弯曲,两端细胞稍尖。厚垣孢子淡黄色,近球形,表面光滑,壁厚,间生或顶生,单生或串生,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强。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又称轮枝样镰刀菌F. verticillioide.)菌落正面呈规则圆形,菌丝生长茂盛,呈毡状,背面可见分泌桔黄色色素;菌丝生长速度快,黑暗培养5天菌落直径达81.0~84.0mm;菌丝多分隔,分生孢子梗柱状,细长,顶部略细,生于菌丝侧面,多数有分枝,宽同菌丝,以单出瓶梗方式产孢;小型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棒状,多数基部平截,串生或呈假头状着生;大型分生孢子较少见,直或弯曲,顶部钝圆,基部略平截,无明显足细胞;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球形,无色。
发病规律:
病菌以抵抗力极强的孢子形态在土壤中存活,经土壤传染。病原菌由根顶端伤口处侵入,在导管中繁殖,阻碍水分通过,并产生毒素,导致植株枯死。作为对策,应选择抗性品种。
防治方法:
(1)实行轮作。(2)选用培育抗枯萎病品种。(3)适时播种,避开高温季节。生产上遇有地温过高,应浇水降低地温。(4)必要时喷淋或浇灌12.5%增效多菌灵可溶剂200~300倍液,或50%氯溴异氰尿酸(消菌灵)可溶性粉剂或30%苯噻氰(倍生)乳油1000~1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2次。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