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由镰刀菌引起的干腐病是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的常见病害,主要引起块茎腐烂,致使马铃薯品质降低,严重影响其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常年发病率达10%~30%,且随着种植方式的转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成为限制我国马铃薯生产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还未将干腐病列入国家马铃薯种薯检测体系中,且对于该病的控制尚无较为系统的方法,导致马铃薯干腐病的危害越来越大。小编针对其发病症状以及发病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防治马铃薯干腐病,减轻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的病害损失提供参考依据。
1、发病症状
该病在马铃薯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块茎,病斑多发生于薯块脐部。发病初期薯块表面出现黑褐色凹陷病斑,随后扩大形成较多轮纹状褶皱;后期薯块内部变空,干燥时内部长满白色菌丝,整个薯块变硬、变轻、干缩,呈灰褐色或深褐色,湿度大时发病处变红呈糊状。苗期发病时,种苗生长势较弱,较严重时不能发芽,造成缺苗断垄,部分出土薯苗也会在苗期萎蔫枯死。
2、发生规律
茄病镰刀菌(F.solani)和接骨木镰刀菌(F.sambucinum)是马铃薯干腐病的主要病原,是半知菌亚门镰刀菌属土传性真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和病残组织中越冬。通过空气、水流、机械设备从块茎皮孔、芽眼等自然孔口和运输或其他病害造成的伤口侵染薯块,被侵染的薯块发病腐烂,污染土壤,进而再次附着在收获的块茎表面。其最适侵染温度为20~25 ℃,低于2 ℃时不发生侵染。随着贮藏期的延长,发病率增加,温、湿度较大时,薯块发病较重。
3、发病原因
3.1 马铃薯品种抗性差
目前,栽培的马铃薯大多属于干腐病感病品种,尚未发现对干腐病免疫或高抗的品种。不同感病品种对病害的易感程度具有较大差别,其中早熟品种较晚熟品种易发病,有些感病品种如大西洋发病率达 52.5%。
3.2 栽培管理水平低
生长期的栽培管理与干腐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创造适宜马铃薯生长的环境,良好的肥水管理既可抑制干腐病菌的侵染,也可提高马铃薯的抗性。田间湿度过大、温度低、土壤通透性差时,马铃薯出苗延迟,易引起干腐病的发生。播种前,种薯经过拌种或晒种处理可减轻病害发生。
3.3 薯块损伤或贮藏条件不佳
在马铃薯收获或运输时,易造成人为损伤,这些创伤为干腐病菌的侵染提供了便利条件,加大了病害的发生率。贮藏时,窖内温度过高、通风条件差均可增加干腐病发生率。
4、防治措施
4.1 农业防治
4.1.1 播种期。选择无病、优质抗病的种薯做种;整薯种植,避免产生切口加大病原菌的侵染率,导致病害发生。在土壤湿度大、气温较低时,应适当延迟播种。
4.1.2 生长期。生长期要做好田间的水肥管理工作,雨后及时清沟、排水,且防止露水凝结于叶面,使田间湿度保持在较低水平;合理施用肥料,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性。及时拔除病株,避免病原菌大面积侵染。
4.1.3 收获期。为避免收获、运输过程中相互碰撞、挤压等对马铃薯造成伤口,减轻贮运过程中发病,应选择表皮韧性较强、皮层相对较厚时收获。最好在晴天收获,且要轻拿轻放,保证马铃薯的完整性,既能提高其商品价值,又能减轻病害发生。
4.1.4 储藏期。马铃薯入窖前,要清除窖内杂物,通风数日;将病薯、虫薯、伤薯清除,于通风干燥的地方放置3 d左右,使其表面水分蒸发,降低病原菌的侵染率。窖内块茎以小堆分开摆放为适,高度1~3 m,避免干腐病菌的大面积侵染。窖内温度维持在12~15 ℃最佳,通风干燥,且贮藏量占窖内容积的1/2~2/3为宜。
4.2 化学防治
马铃薯生产中,常采用有机汞化合物(2-甲基氧乙基氯化汞)来防治干腐病。播种时,采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和链霉素混合液拌种,可有效防止干腐病的发生。贮藏时,可用苯来特、多菌灵、甲霜灵锰锌等药剂浸泡;喷雾、喷粉或熏烟处理种薯也可减轻干腐病,但成本相对较高。用硫磺粉、高锰酸钾与甲醛的混合剂或百菌清等熏蒸方法对储窖进行全面消毒也可达到同样的效果。
5、展望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农作物,在全球范围内种植面积较大,更是非洲地区的主要食物来源,有效防治马铃薯干腐病的发生、减轻其病害损失具有重要的意义。考虑不同防治措施的优缺点,结合当地气候特点,综合运用农业、化学以及其他有效方法,在选种、播种、田间管理、收获、运输以及贮藏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将干腐病控制在不造成经济损失的水平。
热门资讯
HOT NEWS
热门视频
HOT VIDEOS
推荐
Original